那些会写文章的人,都做对了哪件事?

那些会写文章的人,都做对了哪件事?

对每个人来说,写作能力都是最重要的底层能力之一。


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我们更要不断升级打怪,磨练技巧,应对各种写作需求。


那些会写文章的人,都做对了哪件事?


为了中考和高考作文抓耳挠腮时,我们就知道取标题、布局谋篇、积累素材对一篇高分文章的重要性。


上了大学,从“写完论文”到“写好文章”间,又是数不尽的重重关卡。就在几天前,北京还明确将加大硕士论文抽检力度,实现专业学位、非全日制、同等学力、留学生等学生群体全覆盖。


那些会写文章的人,都做对了哪件事?


毕业后,总能轻松一点了吧?可我们发现,小到沟通问候,大到演讲总结,“能说会写”属实是一项必备生存技能。


否则,很容易闹出慰问老干部时给人家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笑话而不自知


那些会写文章的人,都做对了哪件事?

| 你会发这样的慰问微信吗?(图源小红书)


随着工作日渐忙碌,阅读习惯和写作训练的缺失,无数人患上了“写作恐惧症”

别说写一手文辞丰丽、情真意切的好文章了。能做到最基本的表达清晰准确、逻辑严谨;甚至“的地得”使用准确,已经表示了对阅读者最大的尊重。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不会写作了?深感“文字功底差”后,又该如何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呢?


01

当代社会一直缺少“会写”的人


田洪鋆教授在《批判性思维与写作》一书中提出:


其实不能把责任完全推给学生,因为我们的教育也没有教给学生如何写作。

写作,尤其是批判性写作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也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技能,不付出特别大的艰辛和努力学习是很难获得这项能力的。


从古至今,懂写作、会写作以及擅长写作的人都是人群中的极少数。但是在古代,由于需要平民写作的地方并不多,如果实在需要写家书还可以请先生代笔。


官方写作都由那些从小读书,进行写作训练的秀才、举人甚至是状元榜眼、探花们完成了。他们的文笔极好,不仅能写奏章还能写诗词歌赋。


这是古代对于写作的社会需求和分配导致的,但不得不说,古代的教育对于写作的培训是能够满足当时社会的需求的。


到了近现代社会,由于经济发展,我们对于人才的需求大量提升,我们建立了大学,构建了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人才。其中还有很多大师级别的人物,写作仍然堪称典范。


尤其是像鲁迅这样的文化人,就连吵架怼人领域,都没有输过。


类似“做了人类想要成仙,坐在地面想要上天”,“我所佩服诸公的只有一点,是这种东西也居然会有发表的勇气”这样的毒舌言论,杀伤性极强,侮辱性更大,时至今日也振聋发聩。


那些会写文章的人,都做对了哪件事?


但是普遍意义上、针对大规模人才培养的写作课程却没有跟上,因为我们构建的是类似苏联的分科而教的课程体系,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学习专业知识。


相对应的社会情况是,我们的社会管理机构越来越复杂和精细,办公需要的懂文字会写作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民间生活越来越丰富,无论是微信、抖音还是微博等都是需要文字创作。


这在古代是没有的,然而我们现代民间的文字和内容输出质量却不高。


从网络上经常披露的错别字公文、错误表达公文就能够看出专业写手的匮乏,从各网络平合的文案的低劣程度就能够看出民间写手的匮乏。


这一切都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培养的能写的人才在今天其实是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02

从“写什么”说起:

重视选题的价值


因为缺少专业训练,所以不管是学生还是成年人,很多人写文章都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没有章法,也不会照顾到论证结构,只是依靠直觉写作。


这样写作的结果就是,从作者的角度看就是写跑题,文不对题,不知所云。对于读者而言就是看不懂,产生厌烦情绪。


实际上,写作是要下苦功夫的,以“选题”,也就是“写什么”为例,这个看上去很简单、很随性的问题,背后其实有不少门道。


如果说毕业论文是需要展现自己的学术水平、推动学科甚至是社会进步,文学作品是需要从内心引导人向上,那么网络上的新闻、评论则是需要引起思考,公众号的文章是需要获得足够的关注……


无论写作的目的是出于哪一种,是做学问还是分享感受,归根结底是应该体现出一定的作用价值。


这种作用价值,并不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即使纯粹是为了博得流量进行的写作活动,它之所以可以得到大众的青睐,也是因为它本身所具有的对某种现实需求的满足。


那些会写文章的人,都做对了哪件事?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一季截图


《学术论文写作十讲》一书介绍了知名文化大家们是如何为自己找选题的:


胡适就说过,他之所以考证《红楼梦》:


在消极方面,我要教人怀疑王梦阮、徐柳泉、蔡孑民一班人的谬说。


在积极方面,我要教人一个思想学问的方法。我要教人疑而后信,考而后信,有充分证据而后信。


他的红学研究自然是非常具有学术意义的,但更为重要的是,他所运用的考证方法,所谓“考而后信”,一切凭材料说话,对于后世的红学研究、甚至是大家对于一个问题的思考方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更为典型的还有近现代那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极具影响力的学者,像是梁启超、钱穆,就在中华大地面临危机之时,写出了同样名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学术著作。


那些会写文章的人,都做对了哪件事?

左:梁启超 右:钱穆


我们现在的选题,不太可能像这些思想家一样有“推动中国现代文明的进程”之大用,但要尽量做到新的领域、新的见解、新的方法、新的材料


这些“新”的信息,就是我们的写作的价值所在,也是吸引读者关注度的重要法门。


作为读者的我们试想:如果要选择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阅读,是要看千篇一律的长篇累牍,还是让自己收获耳目一新的观点和知识呢?


除非大家写文章就是闭门只给自己看,自娱自乐,否则都要审视选题的价值所在。


徐有富在《学术论文写作十讲》中同时提醒我们:选题要力所能及。


尽量做“选题要小,要具体明确”。因为题目小就容易写得深入,题目所涉及的范围具体明确,容易把握,内容也比较集中。


除了“小题大做”,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也很重要。就如章学诚所说:


大抵文章学问,善取不如善弃


地之大,人之所知所能,必不如其所不知不能,故有志于不朽之业,宜度己之所长而用,尤莫要于能审己之所短而谢之。是以與薪有所不顾,而秋毫有所必争。


03

文章的组织:如何让写作丰富可信?


在确定了一个好的、有价值的选题之后,标题、论点、论据、论证就是接下来需要注意的内容。


(一)标题:要吸睛还是要表达?


一篇文章最先与读者见面的就是它的标题,标题写得不好,就很容易让人失去阅读兴趣。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标题取的越夸张越吸睛就越好。就标题而言,不同类型的文章显然是有不同要求的。


先说论文的写作。通常情况下,标题应该简洁明了,是对论文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和对论文主旨的强调,如王季思的《传说中的曹操和舞台上的曹操》、周勋初的《罗根泽在三大学术领域中的开拓》;


有一些标题还对论文的主要论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交代,如王运熙的《汉武始立乐府说》、胡适的《<水浒传>考证》。


但一般发表在网络平台上的生活经验、情感分享之类的推文博文,它的写作不必像学术论文那样严谨,在标题的拟定上也可以更加灵活,借助一些悬念设置的方式激起读者的好奇。


就像是央视之前有一档被很多人吐槽为“童年阴影”的节目《走近科学》,播出二十年,在悬念的设置和对观众心理的掌握上可谓是已臻化境。


有一期的标题是《半夜“鬼”拉灯》,特别是还配上恐怖的音效和这样的旁白介绍:“老人住进新房,却发现恐怖梦魇才刚刚开始。寻常二层小楼,每到夜半三更,房灯却频频亮起。是逝去亡灵冥冥中的报复,还是房子错建在了坟墓上?”


那些会写文章的人,都做对了哪件事?

《走近科学》截图


先是用“老人”和“新房”形成一定的对比效果,让人不自觉地去设想里面可能出现的状况;再是“二层小楼”、“夜半三更”,营造出恐怖的氛围;最后又抛出了两个疑问,看似是给了观众选择,但这两个选择显然都让人细思极恐啊!


不得不说,这样的标题+介绍,正是现在新媒体时代最最需要的顶级文案的标配。


(二)论点、论据和论证


很多人大概会认为,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些部分只有在学术论文、或者是高中写议论文的时候才会需要。


事实上,如果把这三部分理解为“观点”、“证据”和“解释说明”,是不是就会感觉适用范围突然变广了?

这两年是“微博小作文”流行的两年,不过读了这么多公众人物写的文章,有的胡言乱语,不知所云;有的文字逻辑清晰,观点和证据环环相扣,情理兼备,让广大吃瓜网友纷纷感叹文字功底之深厚。

首先,文章的观点一定要明确,这样可以让读者第一时间比较容易接受你的说法。


其次,有句古话叫言必有据,这就要求我们所提出的观点必须用可靠的证据加以证明。


其中,论据通常有以下几类材料:就来源而言,一是来自文献调查,一个是来自社会调查。


在文献调查中,我们可以运用已有的、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较为权威的观点;而社会调查和有关事实也是很有可信度的。


那些会写文章的人,都做对了哪件事?


比如说你想论证封建社会中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现状,可以选取一首近代民谣为例:


“泥瓦匠,住草房;纺织娘,没衣裳;种田的,吃米糠;磨面的,吃瓜秧;炒菜的,光闻香;卖盐的,喝淡汤;编凉席的睡光床,拾棺材的死路旁。”这首民谣鲜明地揭示了,人民由于受到残酷的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的极端不合理性。


总之,不管是对论点的表达,还是对论据的排布,或是对论证方式与方法的选择,都决定了你的文章是否流畅,是否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具备可读性。


最后,写作是一种能力,不练则废。写作不仅是自我表达的有效途径,也能梳理思维,反哺我们的思考。


在“妙笔生花”的道路上,一起修炼吧!


那些会写文章的人,都做对了哪件事?

-End-

编辑:王予立,妍书

观点资料参考:

《批判性思维与写作》,田洪鋆

《学术论文写作十讲》,徐有富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箱:

scb01@pup.cn


##20220112

本期活动

你平时在写文章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又是怎样有意识提升写作能力的?在评论区留言和小北聊聊吧!


小北将从留言中选出两位幸运读者,送上今天的主题图书《批判性思维与写作》。


《批判性思维与写作》

本书的特色是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来观察写作,这对大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贴近日常生活的例子,从思维角度呈现写作的过程,提高写作技巧。

那些会写文章的人,都做对了哪件事?

《学术论文写作十讲》

国内重点大学“治学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实录,以丰富的实例和透辟条理的讲授,教会你如何读书、做笔记、查资料、找选题、写论文、投稿,从读书走向治学。

那些会写文章的人,都做对了哪件事?

点击图书封面,即可直接购书


拒绝热梗和流行语,看看唐诗如何“好好说话”

短视频时代,华语乐坛还会有“神仙打架”么?

这场全程高能的线上公开课,为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那些会写文章的人,都做对了哪件事?那些会写文章的人,都做对了哪件事?

写作没有捷径,只有学习和练习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24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